群巴克镇党委书记 郜龙雨
根据工作要求,现述法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将法治建设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6次,带头参加“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法治培训,督促班子成员到包联村开展主题宣传,97名党员干部参加在线普法测试,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依法行政,做到公开透明。认真研学自治区赋予乡镇行政处罚权和相关法律法规,配备执法人员7人,开展隐患排查和普法宣传80次。编制履职事项清单,推广应用清单制,利用阵地主动向社会公开办理流程、程序、法律法规依据,畅通群众诉求受理渠道,解决群众诉求598件。
(三)建强法治阵地,提升纠纷化解能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运行机制,与恒秉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法律顾问队伍,8个行政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压实“六支力量队伍”下沉基层服务群众,开展法律咨询服务2557人次,办理公证业务39件。紧盯当前矛盾纠纷突出风险,拓宽矛盾纠纷调处途径,化解纠纷1155件。
(四)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法治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先学法、后干事”,进一步强化干群法治观念,通过学习强国、法宣在线,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普法学习。采取常态+国家宪法日等宣传节点+“小组+网格+家庭会议”模式,强化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宣传。
二、工作亮点
(一)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用自治化解矛盾、用法治定纷止争、用德治春风化雨的“三治”融合,精心打造恰先拜村家庭纠纷疏导点、诺乔喀村说事议事亭、哈斯木文化大院、阿拉萨依村庭院调解室等阵地,召开村民自治大会,让群众管理群众;发挥“一村一法官、一村一法律顾问”作用,运用“望闻问切”四步调解法,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打造德治“小展台”,开展“最美媳妇、最美婆婆”等“最美”系列评选,设立“荣誉墙”,用“身边好人”教育广大群众,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今年以来,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96%。
(二)信访工作法治化方面。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打造信访接待大厅1个、村级信访接待室8个,配备工作人员10人;坚持实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落实领导包案工作机制,将信访工作纳入研判内容,制定化解方案,细化管控措施;持续开展缠访闹访、重复访的教育转化工作,针对辖区“三跨三分离”信访案件,组织干部赴乌鲁木齐召开听证会,推动案件协调化解,规范信访法治化程序流程,今年以来,化解重点信访积案3起,依法惩治1起1人。
三、问题短板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问题短板。
一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用结合不紧密。领会依法治疆精神实质上有差距,部分领导干部对法治政府建设和法律专业知识欠缺,观念不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平衡。二是法治队伍力量相对薄弱。基层法治带头人、明白人作用发挥不明显,缺少一支专业的法治建设队伍;法治意识不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处理问题不够完善,习惯运用行政手段处理问题和化解矛盾,忽略了法律保障的手段。三是法治化环境建设氛围还不够浓厚。执法队伍能力素质偏低、行政执法质量不高。同时,普法形式单一,以案释法典型引导有待加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有待提升。
(二)下一步计划。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扛起主体责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全面依法行政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二是树牢法治观念。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掌握法律、捍卫法治,坚持问题导向,严格依法办事,以基层治理为重点推动法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夯实基层基础。三是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扩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覆盖面和创新普法载体,加强公民法治意识学习教育,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