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

轮台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5-03-16 18:34 来源: 浏览量:
打印 字体:【 微博 微信

今年以来,轮台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动“一规划两纲要”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持续提升政府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为全县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主要做法

(一)聚焦党对法治建设领导主体责任。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引领全面依法治县的思想旗帜,紧抓“关键少数”,落实会前学法,召开11次常委会、8次政府常务会、3次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举办法治建设培训班2期,建立《轮台县拟提拔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制度》,综合运用“法治讲座·逢九必讲”、“宪法宣传月”、“民法典宣传月”系列活动,全县4500余名党员干部全覆盖参加学习培训,组织法治专题讲座1次,各级党委(党组)组织学法360余场次,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的法治理念。二是聚焦统筹部署推进。完善顶层设计,结合自治州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分工方案,起草制定轮台县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分工方案,制定《轮台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轮台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方案》《轮台县2024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明确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加强对法治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整体推进。三是坚持以述法促提升。以述法工作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组织开展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全县62个部门单位和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述法,完成2023年度自治州述法工作反馈的5条问题整改,切实做好述法“后半篇文章”,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四是坚持考评督查增质效。以督查倒逼责任落到实处,组织开展2024年度法治督察工作,抽查全县12个乡镇和25个县直部门(单位),下发通报1期,切实以整改压责任、促提升,加快补齐法治政府建设短板弱项,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二)聚焦法治政府建设职能更加优化。一是强化依法决策意识。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县人民政府聘请新疆天雪律师事务所任法律顾问团,审查各类合同、文件240份、解答法律咨询11次、出具法律意见书和法律审查意见书30份,列席常务会5次,有效为政府重大决策保驾护航。严把规范性文件审核关,制定《轮台县规范性文件制发流程》,切实提升规范性文件质量,今年以来,备案审查2件、现行有效5件。把实把好行政复议案件的事实关、法律关、裁决关,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今年以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6件,已办结17件、正在办理9件。二是提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转发《自治州2024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30条措施》,制定《轮台县优化营商环境方案》,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办事流程,推进“一张表格、一套材料、一个窗口”登记服务,梳理发布“出生一件事”“高校毕业生返回生源地”“我要开商超”等“一件事一次办”事项42项,累计办理“一件事”2862件;下放乡镇政务服务事项102项,下放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45项。三是突出法治护航。积极整合律师资源,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以“宪法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深入民营企业开展面对面“法治体检”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健康成长活动,变“企业有事找上门”为“法律服务送上门”。今年以来,走访企业10家,提供法律咨询8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

(三)聚焦打造严格公正文明法治环境。一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联席会议暨首批乡镇综合执法队执法证颁发仪式。加强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建设,解决多头执法、乱执法等难点、痛点、堵点等问题,最大限度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二是提升行政执法能力。举办法治政府建设暨基层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1期,采取“授课+现场观摩”的形式,全面提升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落实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坚持以案卷评查促执法规范,组织参加州县两级行政执法调度和案卷评查3次,发现问题140余条,目前已全部整改,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四是推行行政执法减免清单。各行政执法部门全面落实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度,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法治环境,从轻和减轻行政处罚案件357件,涉及金额130余万元,不予行政处罚案件20件。五是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召开2次政府常务会研究审定11个乡镇承接自治区赋权行政处罚事项32项和权责事项62项。加强乡镇综合执法队规范化建设,举办专题培训班2期,“以考促学”倒逼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加强法律法规学习,确保乡镇赋权后接得住、管得好。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建设运行规范化培训,对全县11个乡镇开展“伴随式”执法事项赋权指导,以食品安全、违建房屋等小切口为切入点,会同相关赋权单位全方位、全流程进行指导,进一步理清职责,打造一支能执法、会执法、敢执法的基层综合执法队伍。

(四)聚焦基层依法治理多元化便捷化。一是强化法律服务保障。建设10个公共法律服务站,71个公共法律服务室;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12个,共有人民调解员928名,实现县、乡、村三级调解网络全覆盖,焦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充分发挥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定期对发现存在的苗头问题及时排查化解,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降低了矛盾纠纷的发生率,确保“矛盾不上交、责任不推卸”。今年以来,化解纠纷9000余件,涉及金额55余万元,法律咨询151人次,代写法律文书94篇。二是优化公正便民服务事项。推进学位、学历、机动车驾驶证和纳税状况证明等四项公证事项网上“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今年以来,办理公证案件601件,其中民事案件358件,经济案件243件。三是落实法治为民服务。常态化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25名律师、1名法工包联81个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320余场次;深入实施基层依法治理,创建自治州“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培育“法律明白人”481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法治之根扎牢基层,法治成果群众共享。四是拓宽法律援助渠道。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站(室),悬挂法律援助热线电话12348法律服务热线醒目标牌,对来访咨询群众,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实行各级公共法律服务站室登记、审查,县级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指派,避免群众跑远路、跑错路,做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今年以来,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45件,其中民事案件76件、刑事案件87件、法律帮助82件。

(五)聚焦推动全民法治意识显著提升。一是持续创新和丰富普法途径。全面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扩大法治宣传的广度、维度,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开展“法润天山·国旗下普法”“法治宣传进农田”“法治宣传进巴扎”“法治宣传进学校”“法治宣传进夜市”等宣传活动3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85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50人次,“法润轮台”抖音账号发布普法作品143个,辐射群众1.4万人。二是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从政法机关中为全县26所中小学选配法治副校长59名,采取“开学第一课”、法治讲座、以案释法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20余场次,有针对性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交通安全等方面法治教育,深化学校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三是聚力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立足实际,以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法治宣传与法治故事的设计理念,打造金钥匙法治文化广场、宪法宣传广场、红桥公园法治文化景观带、农商银行法治宣传大屏、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实现精准普法、生动普法、有效普法、高质量普法。